乒乓球是国球,更是我的热爱!77岁上海奶奶挑战第三届全运会,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

再见沃霞芬,77岁的她依然神采奕奕,瘦小的身影在球台前展现出运动的活力。3月15日,在上海市体育宫举行了“我要上全运”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的选拔赛,沃霞芬参加了70岁及以上的女子组别选拔,目标是参加自己生涯中的第三届全运会。作为中国乒乓球的发源地之一,上海始终秉承着“国球精神”,不断深耕群众体育,形成了“人人爱乒乓、人人会乒乓”的良好氛围。

乒乓球是国球,更是我的热爱!77岁上海奶奶挑战第三届全运会,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

本次选拔赛以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”为宗旨,对全市开放,吸引了来自五个年龄组的335名乒乓球爱好者积极参与。这是一个竞争与自我实现相结合的舞台。回顾2017年天津全运会,69岁的沃霞芬是上海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,年轻时就热爱乒乓球的她,未曾想过能亲临全运会。记得在三四名决赛中,对手的最后一个回球出界,沃霞芬高举左手向观众致意,令人难以忘怀。她的全运会铜牌成为人生中的高光时刻,“那时候很多观众为我加油,还来跟我合影。”沃霞芬现已成为上海基层群众体育的代表。

四年前,在陕西全运会因新增70岁以上组别的情况下,73岁的沃霞芬再次获得参赛机会,“真的没想到,我做梦也在笑。”尽管面临年龄带来的体能下降和伤病困扰,她仍然坚持在手臂打了封闭针后上场比赛,一枚珍贵的金牌是对她付出最好的回报。“乒乓球是国球,也是我的挚爱!乒乓球为我带来了健康与快乐,每次打球我都感到开心。”沃霞芬每周定期和球友们约球,持续保持着旺盛的竞技热情。

谈及全运会的目标,沃霞芬表示:“重在参与,尽力而为。我做事向来认真,如果有机会再次站上全运会的舞台,我一定全力以赴为上海争光。”周末的上海市体育宫气氛热烈,新老朋友汇聚一堂。女子50-59岁组的选手张丽首次参加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。她表示:“我住在普陀,这里对我来说算得上是主场。参加比赛希望能为上海争光。”张丽透露自己已经打了20年的乒乓球,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比赛,她的水平大幅提升,曾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。

与其他业余乒乓球赛不同的是,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深深激发了选手们的参赛热情。能够代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一份光荣的责任。为了确保今年赛事的选拔程序和标准,市乒协付出了大量的努力,力求做到专业且规范。选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为期两天的选拔赛,第二阶段将由专家进行评审。

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表示,他们邀请了上海乒乓球领域的资深专家、专业教练和乒协相关负责人组成评审团,依据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,最终选出代表上海出赛的优秀选手。整个选拔过程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确保每位选手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,让真正有实力的运动员脱颖而出。

为更好地备战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,市乒协还利用社会力量的经费支持,积极保障参赛队伍的各项需求。王励勤透露,“从比赛器材到食宿安排,再到医疗保障,我们都进行了细致规划,特别重视年龄较大的运动员的医疗保障,确保能在赛期间及时提供治疗和康复支持,让他们安心参赛。”在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的品牌精神激励下,乒乓球运动将继续成为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。